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image-20221218160303740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 共占生产资料

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力up,私有化盛行,地位不平等出现

奴隶制

原始社会解体,出现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奴隶制的生产关系特点?奴隶主有全部生产资料 奴隶无自由 奴隶主只给最低限度生活资料

image-20221218194910590

国家是阶级矛盾…

暴力机关:… …. …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

奴隶社会出现是历史进步的原因:金属工具广泛使用 城市出现 文字发明和应用 脑力体力的分工 人类摆脱野蛮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生产特点?地主有绝大部分土地收取地租 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有一定自由,由一定劳动工具和土地 劳动成果除了缴纳地租还能自己留下一部分

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高利贷

封建制度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铁质农具的使用推广 水利事业发展 手工业发展 商业和城市发展

封建国家 显著特征:君主专制,封建迷信 钳制人们思想

image-20221218195636752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发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 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image-20221218200610557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两个基本条件? 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 有人身自由 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有大量货币做资本

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靠暴力和掠夺 而来

image-20221218200820211

资本主义的确立的意义?人类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速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是相对过生 是相对于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产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image-2022121820181848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 大量工人失业 生产迅速下降 信用关系被破坏 社会陷入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化的取士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源?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image-20221218203417518

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 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空想是因为仅从理性和正义出发,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路径

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848年2月,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唯心主义的影响 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作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人士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1.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水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 系统的阐述了无产阶级….

2.

image-20221218205302031

3.

image-20221218205316948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巴黎公社

仅仅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

十月革命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形成人们在生产中国互助合作的关系 按劳分配

十月革命的意义?image-20221218205736553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image-2022121821122948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image-20221218211636404

image-20221218211644811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经过2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党在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紧接着再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image-20221218221652873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image-20221218221757310

image-20221218221932471

image-2022121822195896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一化三改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原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政权更加巩固

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我国的意义

image-20221218223945278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做出了规定

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小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因此 党和全国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image-20221218224934225

伟大的改革开放

伟大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

文化大革命之后,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image-20221218225510423

改革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1978-199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最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至此我国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成阶段(1992-2002)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1993年 十四届三中全会 后改革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了和完善开展

2001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

2003年 十六届三中全会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 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部署 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image-20221219072314218

image-202212190723518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首次提出: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理论

image-20221219072706782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三个代表

image-20221219072738853

image-20221219072800414

image-20221219072851653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image-20221219073007526

image-2022121907310824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image-20221219073242543

image-202212190733023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过额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image-20221219074549113

image-20221219074626063

image-20221219074732421

image-20221219074910924

image-202212190750486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内容 要求 作用 客观条件 特点 指导思想

image-20221219090954614

image-20221219091147853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image-2022121909124219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科学内涵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新在哪?

image-20221219091652294

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image-20221219091811193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image-20221219093120271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原因)

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已广泛 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措施(主要矛盾变化)

image-20221219093512881

两不变(基本国情 国际地位)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怎么做? image-20221219094047438

中国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两个要求: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一个目标: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image-20221219094705584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为什么要坚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如何做(共产党)image-20221219101137810

如何做(公民)

image-202212191023592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本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特点:image-20221219102904037

中国梦的具体内容:image-20221219103204167

中国梦的内涵与要求:image-20221219104548999

中国梦与世界梦

image-2022121910464919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如何完成历史使命?

image-20221219105115082

image-20221219105153794

四者之间的关系?image-20221219105235215

如何推进党的建设伟大梦想(党如何做)

image-20221219105328043

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到2035年时 我国经济、科技实力跻身于世界前列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中华文化影响更加深入广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的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如何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image-20221220072220128

党带领人民的做法?

image-20221220073403745

image-20221220073424438

青少年怎么做?

image-20221220073508918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 要热爱祖国 要担当时代责任 要勇于砥砺奋斗 要练就过硬本领 要锤炼品德修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国际状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在把我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的

image-20221220073955786

image-20221220074013374

image-20221220074043140

image-20221220074113105

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image-20221220074312176

八个明确

image-20221220074347604

image-20221220074430309

八个明确的作用和意义

image-20221220074507607

人民立场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image-20221220074557268

image-20221220074626664

十四个坚持

image-20221220074820885

十四个坚持的地位 作用

image-20221220074914871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关系

image-20221220075036721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image-20221220143700666

image-2022122014382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