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实践

2021,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主要写理想)

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

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而必中矣。”

  • 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
  • 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
  • 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用行动点亮理想之光

​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而追求理想需要加强自身修养端正思想,要确立目标,付诸行动,才有可能实现理想。在现代生活中也是如此,以思想和修养促目标,以目标促实践,以实践促理想成真。

​ 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开启实干之门。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思想高度决定一个人能力与成就的上限。”李鸿章如是说。中国清政府统治时期大臣李鸿章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要求十分严格,其中对于思想的把控尤为注重,李鸿章认为,一个人的思想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只有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做成大事。所以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端正自身思想。这是一个人能否实现理想的地基。光有合格的思想还不够,想要实现理想还需要确立目标。

​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确立具体目标,使其成为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灯塔。没有目标就好似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飞,一无所成。新中国优秀外交家周恩来同志从小就立鸿鹄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此为之行动最终实现理想。假使当时他没有目标那么可能就不会有我们当今如此美好的生活。所以身为青少年,我们应当树立一个确切的目标。当然有了目标也还不够,想要实现目标我们还需要投入行动。

​ “心存希冀,追光而遇,目有繁星,沐光而行。”行动也就是实践,实践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话无一不是证明实践的重要性的。董卿是我国知名的主持人,她在接下《朗读者》这一节目的时候,十分焦虑,不知如何才能弄好,但是端正态度,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确立一个具体的计划,最后在一次的反复彩排,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一次又一次的脑内预演,最终将《朗读者》这一节目火了起来。正是她的坚持不懈,反复实践才获得的这么大的成功。可见只有不断地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的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 我们正走进新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美好的新时代,这是一个不断靠近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吾辈青年更应奋发图强,砥砺前行,不断书写时代华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立足实际,加强个人修养,确立个人目标并付出行动。有修养和思想是一种刚需,有目标是一种智慧,有行动是成功的前提,就让我们用行动点亮理想之光吧!